帰り
Only gangsters would claim territory in the open sea, beating up every surfer they possibly could.
So the Nightingale sang to the Oak-tree, and her voice was like water bubbling from a silver jar.
Oscar Wilde -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
--
很容易想到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。这算不算人类对愉悦音色的共鸣?只不过汉语的「银」也可以指代银色金属,铁击珊瑚一两曲,冰泻玉盘千万声。也是银。
但银质音色似乎并不怎么用于正面写哀。比如笑声可以是银铃般的,而断肠声,就只剩下夜雨霖铃了。王尔德这么写,即是在说,这是夜莺轻快愉悦的绝唱。一痛。
姜白石是只男狐狸。低柔。婉转。会亲。会爱。
燕燕轻盈,莺莺娇软,分明又向华胥见。夜长争得薄情知?春初早被相思染。
别后书辞,别时针线,离魂暗逐郎行远。淮南皓月冷千山,冥冥归去无人管。
姜夔 - 踏莎行 ·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
--
这是在感她谢她入梦了,有趣。
白鸟用爪子梳理女孩的长发
说 睡吧睡吧
我去为你折梅花
孩子双手覆在神像脚背上,乞求一点慈悲。
很多天了。
神明叹了一口气。其实我哪里能有什么慈悲呢。若真去感人所感,痛人所痛,我早就死了。
杀身成仁者圣,无知无觉者神。
慈悲么,对你对我,都过于奢侈了呀。
家住孟津河,门对孟津口。常有江南船,寄书家中否?(其一)
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。来日绮窗前,寒梅著花未?(其二)
已见寒梅发,复闻啼鸟声。心心视春草,畏向阶前生。(其三)
--
这三首诗这些年来反复读,都很喜欢,但一直以来感触最深的是其三。
欧丽娟教授讲「寒梅著花未」是情绪顶点,与宋之问「不敢问来人」共通,是由爱生忧,由爱生怖。
我在想,思乡或许是时代发展之下,人类丢失掉的一颗眼泪。如今通讯发达,信息密集,大概很少有「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历春」了。只怕独处都是一种奢侈,拥挤到窒息。
虽然无法自然共情这种乡思,但我能想象那种想问却不敢知道答案的心悸。那一刻感官异常灵敏,一缕轻风也会刺痛神经,容不下一点生机,何况是阶前春草呢。那种绿带着噬人的恐惧。不要再蔓延了,时间就在这一刻,停下来吧。
礼佛的人,日日在楼道焚香烧纸,熏得全楼半死不活。
微阳下乔木
你是天地
你是万物